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中深入分析了当前科技的发展形势以及国际竞争态势,阐述了强化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动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研究中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立足我国实际,围绕国家和社会需求,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一、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没有雄厚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更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引领着世界科技进步,历史上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在基础研究的突破之上。基础研究一旦取得成果往往都是颠覆性的,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进而引起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科技强国,必须真正重视、稳定支持、有效推进基础研究工作,切实提升基础研究的地位。建设科技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教育、科研、文化等各个方面系统推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强国建设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源头供给。客观认识基础研究的内涵,科学遵循基础研究的特点,精心筹划基础研究发展,对于打造科技核心竞争力、构筑先发优势、积蓄长远发展原动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基础研究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国际科技竞争力的大小,最终影响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强弱。只有适应时代发展,加强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战略布局,打造系统完备、先进高效的基础研究体系,大幅提升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国际竞争水平,改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才能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好世界科技强国。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基础研究的目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工作面临重大挑战,芯片、“双碳”、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还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基础研究实力距离世界科技强国还有不小差距。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不骄不躁,潜心积累,厚积薄发,赢在未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一个一个难题去攻克。特别是面对事关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领域、“卡脖子”领域等,在工程技术问题的背后,还有大量基础科学问题需要突破。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未雨绸缪、前瞻预判,甩掉未来有可能“卡脖子”的手。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能源安全、种业安全、生物安全、量子信息、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积极组织开展变革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努力在重大战略领域建立科技优势。
加强基础研究是迈向前沿技术、塑造科技发展新动能的基石。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的前沿技术也属基础研究范畴,如药物靶标的发现、新型疫苗研究、分子网络育种、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癌症的免疫治疗、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智能感知、类脑与人工智能、三维虚拟现实、高温超导、智能材料、极端环境制造、第四代核能、聚变能、氢能、环境生物整治、空间技术瓶颈等。这就要求我们将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碰撞出创新之火、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
二、我国基础研究成就显著,正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自从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后,中国科技投入持续以两位数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科技投入国,极大推动了科技整体发展。中国科技水平已经今非昔比,通过进一步调整体制机制,营造宽松环境,全面夯实基础研究,新中国成立百年之时一定能建成科技强国。
新中国通过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对基础研究进行了全面布局。1956年,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国实现多项基础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两弹一星”成功的制造和发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成就。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确立了科学技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863计划”“973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我国的基础研究持续推进,在载人航天工程、杂交水稻技术、汉字激光照排、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基础研究摆在重要位置。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强我国基础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随着基础研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十多年来我国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量子信息、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远距离传输新纪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月壤无人采样返回任务成功,“天问一号”成功落火,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建设并迅速实现产业化转换,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问鼎世界超算冠军,材料科学、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新老学科均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成果。
三、弘扬科学精神,扎实做好基础科学研究工作
加强基础研究,必须坚持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我国国情,围绕国家和社会需求,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要一个一个难题去攻克,特别是面对事关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领域“卡脖子”“断链子”等问题。广大科研人员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承担起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和担当。
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做好基础研究要有前瞻性眼光,要善于提出好问题,找准新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在学科发展中产生的,也有在应用研究和学科交叉中凝练的,有价值的好问题一定是高度原创且有影响力的。要有战略思维,花大力气、找好方法、不断试错,基础研究普遍周期较长,突破点往往不可预测,有时还需要研究范式的变革。在基础研究中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信息科学、物质科学、合成生物学等激发重大科学问题的领域组织大团队开展系统性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研究,提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基础研究是公益性事业,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从世界各国经验看,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是主体,我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只有5%,同科技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调动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不仅对企业做大做强有重要意义,更对基础科学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科技评价、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要研究制定针对基础研究的特殊管理方式。应针对基础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拨发经费、日常管理、评判考核等方面形成与应用型学科有所区别的支持模式。只有给科学家一个安全、可预期的研究环境,才能激发出创造的潜力。建设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是实现交叉与融合、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前提。学科间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是实现学科交叉的基础,也是实现重点跨越的重要条件。
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强调国家实验室在基础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探索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独立责任主体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机制;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技问题,在特定优势领域长期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在重点学科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力度。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基础研究的创新和突破需要人才与教育的基础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只有国民的科学素质得到普遍提升,才能为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的形成提供条件。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好奇心是一切科研探索的出发点,要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中注重激发其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鼓励对于知识“刨根问底”的思考,引起青少年对基础研究方面的兴趣。要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强我国基础研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才队伍打好基础。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科学精神离不开一代一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毅然选择献身“两弹一星”伟大事业,由此诞生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新中国建设时期,交通大学大部分专业及师生响应号召迁至西安,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从中凝练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广大中国航天人肩负使命、艰苦探索取得了辉煌成果,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探月工程开始实施,参研人员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孕育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北斗一号工程克服艰难险阻,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全新探索,塑造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一代又一代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